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04篇
  免费   2378篇
  国内免费   11122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673篇
  2022年   894篇
  2021年   995篇
  2020年   978篇
  2019年   998篇
  2018年   840篇
  2017年   902篇
  2016年   938篇
  2015年   1098篇
  2014年   1795篇
  2013年   1372篇
  2012年   1721篇
  2011年   1909篇
  2010年   1804篇
  2009年   1939篇
  2008年   2256篇
  2007年   1787篇
  2006年   1660篇
  2005年   1671篇
  2004年   1721篇
  2003年   1557篇
  2002年   1479篇
  2001年   1339篇
  2000年   1095篇
  1999年   909篇
  1998年   726篇
  1997年   640篇
  1996年   606篇
  1995年   584篇
  1994年   569篇
  1993年   369篇
  1992年   395篇
  1991年   355篇
  1990年   305篇
  1989年   286篇
  1988年   127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170篇
  1984年   79篇
  1983年   86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4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赵华  邵广达  高文鑫  顾彪 《植物学报》2020,55(2):182-191
基因瞬时表达是植物中研究目标基因功能的常用手段。在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 相比原生质体和农杆菌介导的基因异源表达技术, 利用粒子轰击进行基因瞬时表达一直鲜有报道。其主要原因是拟南芥叶型相对较小、基因枪操作相对烦琐以及基因表达效率差异较大。该研究通过优化双管基因枪系统, 在营养生长旺盛的拟南芥莲座叶中实现GFPGUS基因高效表达。同时, 通过GUS报告基因明确了坏死诱导因子BAX、Avh238和ATR13/Rpp13激发拟南芥细胞坏死的表型。但在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中明显诱导细胞坏死的Avrblb1/RB基因对, 在拟南芥中却丧失了诱导细胞坏死的活性。由于双管基因枪系统每次轰击时设置平行对照, 可有效降低转化实验中的样本变异度, 为拟南芥及其突变体研究中准确评价基因功能和高通量筛选目标基因提供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2.
高坤 《植物学报》2020,55(1):121-121
植物学属于生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植物的生物结构、生长形态、品种分类、生态分布及遗传进化等。人类开发、应用并保护植物资源,让植物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多可能。由李扬汉主编的《植物学》是一本以认识植物学为基础,全面介绍各类植物形态特点的科学普及教材,有助于读者了解植物的多样性与功能性,认识植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食用艾蒿植物学性状和栽培技术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植物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发行,入选“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相似文献   
33.
34.
35.
植物在不同的逆境条件下可以生成一类受脱落酸(ABA)诱导的蛋白质[脱落酸响应蛋白(ABAresPonsiveProtein,RABpr。tein)](Bray1993)。RAB蛋白分布在不同的物种之中,许多[如Lea(Lateembryogen-。isabundant)蛋白(Dure1993)]形成于植物胚胎成熟失水过程中,但也有一些是植物受到不同逆境处理后在营养器官内所形成的「如脱水蛋白(Dehrdrin)](Dure1993)。已发现的70余个RAB蛋白中,有30余个属于脱水蛋白。(Close等1993)RAB蛋白在植物体内的功能目前尚不了解(Bray1993)。由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这些…  相似文献   
36.
目的:改进现有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荧光PCR法并开发出新的试剂盒,将其与直接测序法和ARMS法进行对比,验证该试剂盒用于临床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手术确诊的141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采用盲法分别使用直接测序法、ARMS法和新试剂盒检测EGFR突变,比较新试剂盒与其他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不一致时采用三种方法分别重复检验一次。结果:三种方法检测成功率均为100%,新试剂盒与直接测序法测得结果完全一致的比率达75.9%(107/141),在直接测序法测得的96例突变阳性中,92例在新试剂盒检测中得到验证(95.8%)。而直接测序法显示突变阴性的45例中,新试剂盒检测发现了23例突变阳性,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x2=40.745,P0.05)。与直接测序法进行比较,新试剂盒检测EGFR突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8%、48.9%,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84.6%,检测准确度为80.9%。以ARMS检测法为金标准,新试剂盒测得结果完全一致的比率达84.4%(119/141),两者的一致性比较好(K=0.749,P0.05),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1%、86.4%。结论:改进后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试剂盒在技术上较好地控制了检测结果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该检测方法较直接测序法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与现有的ARMS法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37.
《植物生态学报》2016,40(9):958
Large scale herbivorous insect outbreaks can cause death of regional forests, and the events are expected to be exacerbated with climate change. Mortality of forest and woodland plants would cause a series of serious consequences, such as decrease in vegetation production, shifts in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forest function from a net carbon sink into a net carbon source. There is thus a ne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insects on trees. Defoliation by insect pests mainly reduces photosynthesis (source decrease) and increases carbon consumption (sink increase), and hence causes reduction of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NSC). When the reduction in NSC reaches to a certain level, trees would die of carbon starvation.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compensatory mechanisms can also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influence the process of tree death.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f carbon starvation is a hotspot because the increase of tree mortality globally with climate change, and carbon starvation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dominating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for explaining tree death. In this study, we reviewed the definition of carbon starv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reduction of NSC induced by defoliation and the growth and death of tre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insect outbreaks, leaf loss and climate change. We also presented the potential directions of future studies on insect-caused defoliation and tree mortality.  相似文献   
38.
39.
40.
《生命科学》2005,17(5):397-397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林鸿宣研究员及其博士生任仲海、高继平等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栾升教授及其助手李乐攻博士进行合作,在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克隆了与水稻耐盐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SKC1,并阐明了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相关论文已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遗传学杂志《自然一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并将刊登在10月份期的《自然.遗传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